西安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元朝辉近日接受了《西安日报》“新西商故事”栏目的采访,他们旨在挖掘我市优秀的企业家故事,弘扬他们厚德务实、诚实信义的诚信精神;提倡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彰显他们开拓进取、创新创优的创造精神;赞扬他们爱国爱党、回报社会的担当精神。
以下是《西安日报》的报道内容。
当“跨国恋”遇上“一带一路”,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与哈萨克斯坦姑娘开始了这段令人艳羡的爱情故事后,80后小伙元朝辉也抢抓到“一带一路”新机遇,在电子贸易事业上大展宏图。
从最初简陋的“代购”到如今颇具规模的跨境网上交易平台“丝路城”,西安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元朝辉搭载“一带一路”顺风车,为中哈两地乃至欧亚其他国家架起了一座贸易往来的桥梁,谱写了一场现代电子商务的“丝路传奇”。
一段“跨国恋”萌发创业新方向
“我对她是一见钟情。”元朝辉毫不掩饰对老婆哈萨克姑娘阿妮塔的情愫。
2007年10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在创业的元朝辉遇见了西大留学生阿妮塔。那时的他,初涉电子商务领域,做着支付方面的小生意。而她,则是一名学习汉语的普通外国留学生。和其他恋人一样,两人从相识相知再到相恋,终于在2014年修成正果,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两人相识期间,阿妮塔就经常帮远在家乡的亲朋好友“代购”一些衣服、包包、手机等日用品。因为当地轻工业不发达,来找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两人就在网上建立了一个代购点,由阿妮塔在家乡的妹妹作为中间人,通过在网上下订单,他们在西安采购邮寄给妹妹,再转交给购买人的方式,初次尝到跨境贸易的甜头。2014年,相恋7年的跨国恋修成正果,两人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婚礼,当地人的热情和特有的风俗深深感染着元朝辉,从此,他有了第二个家。
两国之间遥远的路途,始终是压在他们心上的一块石头。而具有敏锐创业嗅觉的元朝辉,看到了当地市场的商机,再加上早期代购的经历,元朝辉决定在当地租两个门面,开起了中国商品展示店。
别小瞧这两个小店,它们带来的是一个月三四万的订单量,零库存、低成本,这个中国商品展示店已经具备了国内产品“走出去”的雏形。可以退换货的售后服务也赢得了当地人的青睐。“民心相通是最重要的,想要进入当地市场,就必须首先解决信任问题。我们建立实体店,再加上退换货的服务,就是为了让他们买得更放心。”元朝辉说道,“后来,很多进货商也来找我们,从这里进货,比他们之前在当地进货成本下降了一倍还多。”
但元朝辉并没有拘泥于现有成就,而是一直在寻求新模式。2015年上半年,他探索了一种新的加盟模式,那就是与当地原有的理发店、美容院等合作,仅在他们店里放一台平板电脑,由他们给顾客介绍产品,再下单给元朝辉,按订单给这些加盟店提成。“他们不用任何成本,只用介绍推销就可以,这对我们来说是‘双赢’的事情,他们拿了提成,我们拿到订单,并且共享了他们的客源。这在当地,还兴起了一股热潮。我们的加盟店纷纷动员身边人,一层又一层,我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我们的生意。”元朝辉摸着脑袋笑着说。
由于哈萨克、俄罗斯等地区地广人稀,再加上与当地工商联合会建立合作,这样的小店至今已有70多家,分布极其广泛。
提升运输效率,引入备货模式
万事思则变,变则通。
元朝辉的商业头脑总是在不断创新突破,从不束缚在现有模式。他一直强调:“我只是搭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顺风车,响应了习总书记的号召,站在这个大的风口,我是受益者。”
2016年底,元朝辉在阿拉木图建起了占地3万多平方米、拥有1075个独立档口的“丝路城电商卖场”。这是由集装箱打通建造而成,集产品展示和仓储为一体,为每个入驻的中国企业提供约50平方米的档口进行产品展示及销售,并提供物流、仓储、包装等服务。
与此同时,在国内,他正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注册成立西安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元朝辉回忆起当时的情境:“一方面有人找到我,想在我的平台上推销他们的商品;另一方面当地人也找我合作,想要代理我的产品。我这个桥梁算是搭建起来了。”
漫漫创业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对于元朝辉来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两国之间的物流问题。在国内,一般货物大概3天左右便可到达,但在中哈之间却需要30天,夏天的裙子寄过去已成秋天。不仅速度慢,费用也高,元朝辉与团队不断地讨论、研究,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长安号”。
这趟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发车到阿拉木图仅用9天时间的列车,从2011年开通仅限于运送设备等物资。元朝辉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用“长安号”运输自己的货物,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将电子商务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扶持的港务区听了元朝辉的构想后,积极联系海关等相关部门,在去年3月24日,让元朝辉的货物登上了“长安号”,而这也是“长安号”首次运输普通货物。元朝辉骄傲地说道:“设施联通,贸易才能畅通。路通了,我们才有了获得订单和运输的能力,将陕西的产品,尤其是轻工业产品带出去。”通过“长安号”,货物9天即可到达阿拉木图,随后再用当地的物流进行配送,不仅降低了成本,还缩短了一半时间。此外,2017年港务区出台的《扶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暂行办法》中,还有对进区内企业出口业务的物流补贴,元朝辉说这样一来,货物的运费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产品的选择,元朝辉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瞄准了低频消费品的市场,比如一张手机贴膜在当地为50元,而在国内却十分廉价。还有车载摄像头、麦克风等一系列产品,都是他所看好的卖点。元朝辉在自己玩创新的同时,也不忘向京东、阿里等电商学习。
首先运用阿里“速卖通”进行消费者大数据分析,加上当地调研,看看近期流行什么,哪些最受欢迎,再借鉴京东前置备货模式,把成交量高、受欢迎的产品提前运送至海外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我们目前在卡拉干达建立了一个大仓库,因为这里距离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几个大城市都很近,我们将西安乃至全国的商品运送到这个海外仓后,能够很快地向外辐射。”元朝辉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说道,后续我们又陆续在莫斯科、新西伯利亚等地建立了分拨仓,加速物流流转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2017年,元朝辉把自己的货物挂上了网络平台,并找专业人士代为运营,“线上+线下+海外仓”的全覆盖模式,“备货+直邮”的物流多元化模式使得2017年交易金额达900多万美金。元朝辉自信满满地表示:“2018年,估计会番好几番,这种成熟的模式一旦发展起来,打造西安特色‘淘宝村’将不再是梦。”
利用双创孵化器,形成跨境电商集聚
眼瞅着到了春节,可元朝辉忙得根本顾不上休息,说起最近工作的重心,元朝辉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筹备一个“双创”孵化器,“贸易通路已经打通了,今后线上货物销售必将成为趋势,这也正是我做孵化器的初衷。”
去年,元朝辉被评为西安年度“双创”先进个人,从那时起他便着手搭建孵化器平台。
元朝辉说,西安的高校资源丰富,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然而却少有高校学子参与跨境电商创业,这点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城市,“双创”孵化器就是希望利用本土的人才优势,形成一个具有西安特色的跨境电商聚集地。
据元朝辉介绍,依托港务区的资源及扶持政策,目前自己已经与来自广东、浙江、福建等年销售量过亿美元的电商卖家达成合作,将通过“双创”孵化器的形式,带动大学生创业者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进行创业。元朝辉说,与平台合作的大电商将对创业者进行详细培训,孵化一批通过电子商务做进出口的“创客”小微企业,为西安市营造良好的电商聚集氛围。
“西安的高校多,学生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希望这个平台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的新思路。”元朝辉表示,与普通孵化器不同,丝路电子商贸“双创”孵化器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场地等硬件,最主要的是开拓创业者思维,为他们提供创业思路,让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贸易往来。
目前,元朝辉已经与西翻学院、欧亚学院等十余所院校进行了接洽,年后,位于陆港大厦的孵化器将正式开始运营,并开启在各大高校的路演。
对于这个孵化平台,元朝辉还有一个“小目标”,他说等到西安的孵化器开始平稳运营后,自己还打算在哈萨克斯坦也建立一个同类型的孵化器,鼓励那里的年轻人加入电商创业队伍。元朝辉说,哈萨克斯坦就业也比较困难,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带动电子商务发展,让便捷的网上购物在那里遍地开花。
将好产品“带进来”,寻求更多国家合作
元朝辉为中哈两地搭起的这座贸易桥梁,不仅得到了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哈萨克斯坦也非常重视。
爱人阿妮塔是哈萨克斯坦工商联驻中国代表,在夫妻俩的努力之下,哈萨克斯坦工商联也帮助“丝路城”进行了大量宣传,因为“丝路城”不仅为阿拉木图、卡拉干达两地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更将电子商务带到了这个国度,促进了哈萨克斯坦电商的发展。
说到这里,元朝辉拿出一个精美的牛皮纸盒,打开纸盒后里面是一罐蜂蜜,他说这是产自哈萨克斯坦的纯天然蜂蜜,也是“丝路城”接下来要拓展的新业务——将哈萨克斯坦产品带入中国。
“现在‘丝路城’是通过平台,将中国的商品卖到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接下来我们就要让对方的好东西也‘走进来’。”元朝辉说,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油、蜂蜜等农产品非常有名,无污染、纯天然的品质让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前苏联的粮仓。一直做出口的他动了心,为啥不利用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让国内的消费者也享受到国外的优质商品呢?作为尝试,去年底,元朝辉将这批哈萨克斯坦蜂蜜运输回国,经过包装后,异国蜂蜜摇身一变成为了“文艺范小清新”,颇有些网红产品的意思,元朝辉说目前还没有开始大规模销售,但从身边购买的人反馈来看,大家对这类进口商品的确有需求,品质也得到了一致认可。
此外,元朝辉的进口计划还正好与港务区的计划不谋而合。国际港务区计划将华南城五、六两层,共三万多平方米的区域,规划为“万国商贸城”,用于丝路沿线各国商品的展示。考虑到元朝辉长期从事丝路国家贸易,港务区便让他对这里进行规划设计和筹备。元朝辉说,目前他已经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的多个企业洽谈完毕,将在这里打造一个集旅游、文化、商品、项目资讯为一体的平台,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都能在此聚集。元朝辉强调,在这里展示的商品与“丝路城”一样,采用“线下展览+保税备货”模式,消费者看中产品后直接可以从备货仓调货,今年5月,“万国商贸城”就将与市民见面。
“让外国产品‘走进来’,正符合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初衷,起码咱的市民在自家门口就能买到其他国家的产品了。”在不断开放的趋势下,元朝辉正一步步实践着中国与世界的“民心相通”。
在元朝辉看来,“丝路城”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把握住了消费者的需求,而去挖掘这一需求的过程就在不断拉近自己和哈萨克斯坦的距离,“所以我总说贸易互通先要做到民心相通,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后,把咱们中国的产品和商贸优势不断向外输出。”
元朝辉说,在创业过程中,自己也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商贸经营的利好,西安的自贸区成立、保税区设立,都让他体会到政策、资源向自己靠拢而产生的力量。今年5月,元朝辉计划前往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获取合作和支持,同时他也在与市外办积极联系,希望在今年能够和西安的几个国际友好城市达成贸易往来,将跨境电商这张网越铺越大。
谈起对今年的期望,元朝辉乐观地说,预计销售额能够达到10亿元人民币,而他也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盈利,他更希望通过多模式融合,将“丝路城”打造成为西安首个电商聚集地,为丝路贸易提供更多便利、拓展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