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怡
受疫情影响,原本计划春节前回国的元朝辉,被滞留在哈萨克斯坦4个多月。最近,他变得格外忙碌,不仅要对接国内业务,协调货物补给,还要接洽当地想要“转战”线上的供应商。
5月19日,记者与远在哈萨克斯坦的元朝辉进行语音通话。他对记者说:“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线上采购需求不断增长,很多当地的供应商联系我们想要接入线上平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在哈萨克斯坦,元朝辉的“丝路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有近2000个取货点。疫情期间,这些取货点不得不暂时关闭。为了正常派单,元朝辉和同事们采取“送货上门”,甚至包出租车送快递的方式确保当地消费者正常网购。得益于海外仓的设立,“丝路城”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当地零售市场为数不多的正常运营的线上平台。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物流不畅,海外仓一度出现空仓,我们甚至要在当地进行采购才能及时补仓。”元朝辉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稳,生产企业相继复工复产,物流通道逐渐畅通,尤其是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再也不用担心货物供给了。
如今,“丝路城”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当地人“海淘”中国商品的重要工具。元朝辉说,长安号带火了自己的企业。如果把长安号比作一条物流大动脉的话, 那海外仓、“丝路驿站”等就是毛细血管。通过这条物流大通道,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走出去”,送到海外消费者手中。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一 带一路” 建设给沿线人民带来的福利。
5月15日,“丝路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正式接入通联B2C个人跨境支付接口。“以后, 不论国外用户用什么银行卡、什么币种,只要下单后,资金就能直接自动结汇回国,再也不用担心汇率了。”元朝辉兴奋地说,这标志着公司完成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闭环打造,是面向中亚地区跨境电商领域的又一新尝试。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元朝辉表示,哈萨克斯坦开始陆续“解封”,当地也全面复工了。他希望借着人们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的契机,将“丝路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打造成中亚地区的“淘宝”。他说:“‘一带一路’让我收获了爱情和事业,还让我见证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感受到了发展的蓬勃动力。”